资讯中心

“一带一路”与中国科技企业第三波出海大潮


“一带一路”与中国科技企业第三波出海大潮
 
来源:信息中心   作者:信息中心   点击数:48   日期:2017-06-25   字体:【  

     第一,是以华为、海尔、联想为代表的科技制造企业出海,在20年后都已成为各自领域的国际化企业;第二波是10年前BAT巨头开启的PC互联网出海探路,期间磕磕绊绊,但最终通过收购或注资完成攻城略地;第三波是2015年开启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规模出海,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中已出现SHAREit(茄子快传)等用户规模十亿俱乐部企业。

 

      中国企业成立大都不超过40年,科技企业更短,可以做到千亿营收和10亿用户的,少之又少,除了创始团队奋斗、方向和战略选择,顺应大势同样重要。20年前华为、联想们的出海,借势了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本土人口和市场红利、全球自由贸易和出海机遇。BAT崛起成为巨头,同样借势了互联网技术普及和全球规模最大的本土人口红利。

 

       而今天由顶层设计推动的一带一路,则是在本土人口红利终结、输出过剩产能、寻求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,中国科技企业深入新兴市场和欧亚腹地的再次借势机遇。从数字来看,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了32.1亿人口,占全球总人口的43.4%,其中大部分是新兴市场,年轻人口占比较高,经济增势较好,与中国市场相比有3-5年的代差,有利于中国科技企业利用国内的资金和运营经验进行降维竞争。可以说,一带一路是通过政府之手、资本之手、市场之手,合力打开向东南亚和欧亚腹地两个新兴市场快速布局的机遇。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更多是输出硬实力,而移动互联网企业则更偏向输出软实力,这实际上也是欧美企业过去全球化崛起中的共同选择路径。

 

     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应积极摒弃过去窝里斗的出海经验教训,打造可分工、可生长、可扩容的商业生态系统,共同应对与国际科技巨头公司在新兴市场的首次正面竞争。